Events & News

香港國際學校學額持續增加

2014-04-22 10:10:44


【大公報訊】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基礎建設及研究支援)鐘韻妮在教育局專欄撰文,指出國際學校學額由2000/01學年的29740個,增加逾30%至2013/14學年的逾39680個。不過,2016/17學年全港仍將欠缺約4200個國際學校小學學額,故當局本月初已分配三所空置校舍發展國際學校,預料在該學年可增加1150個小學學額和210個中學學額。

鐘韻妮在教育局網上專欄“局中人語”撰文指出,政府透過分配空置校舍和全新土地,使國際學校學額由2000/01學年的29740個,增加至2013/14學年的39680個,增幅超過30%。2013/14學年約有35580名學生就讀國際學校。

小學學額將欠4200個

鐘韻妮引述政府委聘的顧問研究結果,指出到2016/17學年全港將欠缺約4200個國際學校小學學額。教育局為解決這問題,已在2013年4月進行第一階段工作,分配三所空置校舍發展國際學校,預計在2016/17學年新增1150個小學學額和210個中學學額。此外,在顧問研究完成後,哈羅香港國際學校亦已於2012/13學年開學,在本學年提供440個小學學額和390個中學學額。

鐘韻妮表示,教育局已在南區、西貢及大埔物色兩所空置校舍及三幅全新土地,並於3月31日邀請意向表達,預計以上措施可在2016/17學年或之前減少小學學額短缺至1500個以下。當局會定期委聘顧問監察未來國際學校學額的供求情況,下一輪研究將在本年稍後展開。

針對坊間有聲音指個別國際學校取錄的學生有80%為本地學生,鐘韻妮表示,根據局方學生人數統計調查,並無任何國際學校有這種情況。她表示,現時在國際學校就讀的學生中,85%持外國護照及被界定為非本地學生。在私立獨立學校就讀的學生中,87%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對於有意見認為教育局應提高國際學校的非本地學生比例至90%,或採用新加坡政府禁止該國公民入讀國際學校的制度,鐘韻妮指出,基於香港獨特的歷史和發展背景,回流家庭的子女或在本港定居的海外家庭可能同時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海外公民的身份,純粹基於這些兒童的種族或居民身份而判斷他們毋需入讀國際學校的想法是片面的。另外,如本地家長願意承擔相關的費用,安排其子女在公營學校體系以外的環境學習,政府必須尊重他們的決定,亦須維護他們選擇學校的自由。